《曹刿论战》教案

时间:2025-10-09 14:48:21
《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曹刿论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曹刿论战》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作好政治准备。

2、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背诵全文主。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 ……此处隐藏32737个字……>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注重观察敌情,注重士气,注意抓住有利战机。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简练生动。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五、 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2、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 今

间: 参与 隔开,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六、 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七、 完成课后练习

《《曹刿论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