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中考作文集锦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作文 篇1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那充满韵味的黄梅戏,它逐渐成为我心中另一片广袤的天地。
我出生在安庆这座小城,似乎咿呀学语时就与黄梅戏结缘。小时候,无论在家乡的哪一座公园,哪一块草坪,走一走,逛一逛,都能听到那悦耳怡情的黄梅小调;无论走在大街小巷上的哪一个人,都能哼上一两段黄梅小曲。闹市小区,男女老少,甚至连牙都没长全的小娃娃,也时不时哼上几声,他们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对皖南独有的民间艺术的无比热爱与痴迷。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想必这首《天仙配》,大家耳熟能详。故乡有一座公园,名叫“春光苑”,特别雅致。不论春夏秋冬,那一片小小的天地总是流溢着黄梅戏调。瞧吧,没到下午一点钟,哪里便热闹欢腾起来,不需要打满镁光灯的舞台,不需要复杂多样的管弦乐器,只需一块草坪,一把二胡,便足以让黄梅戏在人们心中荡漾起来。儿时对黄梅戏的认知不是太多,似乎只剩下一袭水袖长褂,一头钗花凤钻。
记得五六岁时,奶奶总是一手拉住我,一手拎起一张短木板凳,在公园里晃悠晃悠,直至来到一棵老针松树下的黄梅戏摊边,侧耳听了一阵才满意地放下小木凳让我坐下:“就在这儿歇歇啦!”我倚在树上,倾 ……此处隐藏4352个字……的过往。年代更替,一定有些什么被我遗忘。否则夕阳的剪影不会那么让人神伤。深巷内,金属碰击发出最原始的音,踏着饱经风霜的青石板,来到面前——叮……叮叮……叮
小时候,住在巷尾,一听见买麦芽糖独特的吆喝声,就再也坐不住了,满脑子尽是卖糖的老人和他的麦芽糖。
老人话不对,也不常吆喝。穿着靛青的衣,瘦小,皮肤黝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绝对是幅旧画:担两头各有一方正的木箱,箱里装的正是麦芽糖。老人手持一柄铁锤和一长方弧形刀片——或许因饱受糖浆浸渍,铁质部分散发着白色光感。
挑糖担的老人走街串巷,边走边敲,诱惑着我们,带给我们幸福与快乐。只要听见那独特的吆喝孩子们立即飞奔到家,拿出早已备下的破烂出来。这是老人身后便多了一条长长的尾巴,打闹着来到巷口。坐在凤凰木下换那甜腻的糖块。
我跑得慢,也笨拙,常常在长满青苔的石板上滑倒,惹得一身泥浆,竟也未哭,咬着牙,向巷口奔去。真正108块砖,对于常往来于巷口与巷尾的我早已了然于心。
可每当我气吁吁从尾跑到头,孩子们早早就散去,留下的只有树下的老人和与夕阳一样火红的凤凰花。
刚才奔跑摔倒的疼似涌上心头,我低声啜泣着。休息的老人,看着满身泥巴的我,神秘兮兮地招手叫唤我来,我跑去,掌心一打开,里面是一小方用红布裹着的麦芽糖,躺在几乎裂成地图的手掌里。在夕阳下,折射出耀眼的金黄。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是掌心的甜,是一丝一缕的填满心的。
一条老巷,一个老人,一块方糖。
已是黄昏,晚归的燕子在天边划过一抹精灵般的呢喃,很快就是万家灯火了。
金属碰击发出的最原始的声音,也许它踏过的不仅仅是一百零八块青石板——
叮……叮叮……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