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的教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力的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力的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 知道轮子会滚动,能省力。
2. 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 乐意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带有轮子的的各种东西。
2. 幼儿每人带一个有轮子的玩具。
3. 书、小推车;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和小斜坡;ppt。
活动过程:
一、 玩玩具,激发兴趣。
你发现了什么?
二、 玩玩具,观察轮子。
1.这些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教师小结。
4.实验验证:用圆的做轮子最合适。
三、玩游戏。
1.搬书游戏。
2.交流:用手搬和用小推车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原来用手搬很费力,用小推车很省力。
四、经验拓展。
引导幼儿讲述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力的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2 ……此处隐藏6653个字……、两分力同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和,方向与两分力同向。
B.两分力反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差,方向与两分力反向。
C:互成角度的两分力求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中表示两分力的线段所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后感:
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力的矢量性和解决矢量问题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初学者很难跨越的一个台阶,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自然、畅快、水到渠成、不突兀。同时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的教案 篇9一、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了解压力状态下的表现,学会判断自己的压力。认识到压力不一定全是害处,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还要学习调节压力的技巧。
二、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人际交往、学业、竞争等方面都存在压力,而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压力,或者方法有限。当感到压力时,他们的做法可能是逃避,可能是不知所措,这样会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之中,因而导致心理疾病。教材本课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正确看待压力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面对困难的时候做好自我调节。
2.内容分析
本课共分两站。
第一站:了解压力。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压力既可以是动力,也能成为阻力,对它无需太过恐惧。
第二战:调节压力。
目的在于教学生一些管理和调节压力的方法。